Dreaminko

梦墨不会做梦💤

twitter
telegram
mastodon

隨便聊聊最近買的物件

最近買了不少東西,眼看博客好久沒更新文字了,那就聚合起來寫一堆簡評證明一下我還活著。

這些東西單拎出來沒什麼好寫的,網上大堆更專業更詳細的測評,在這裡就簡單聊聊我這段時間使用中的個人感受。

圖很少,一是我懶,懶得拍新圖,就拿之前的圖湊活一下,
二是我拍的爛。

ROG 幻 16 Air - 4070 U9#

一台果味十足的 Windows 本#

買筆記本的時候,考慮了很多選擇,我對性能有一定的需求,但又不想買
健身器材遊戲本,而且我對外觀希望是越簡潔越好,遊戲本就更不能選了。

思來想去,選擇了幻 16Air,畢竟這台機子沒多少競品,也算是做出了一些差異化。

我手上的這台是 Intel 版本的頂配,Ultra 9 - 185H,GPU 為 4070,
16 寸與 14 寸的主要差異在存儲拓展槽位,16 能多插一條。
其實在六月份入手之前,我就大概知道七月底會上新 AMD 平台的幻 16Air,
但我最後還是選擇直接入手,畢竟早買早享受,誰能忍受一個多月沒有電腦的暑假呢?
現在看來當時的選擇還算正確?

性能方面網上有專業性強的多的各類評測,在這裡我就簡單聊聊一些特點 & 槽點。

先揚後抑,先從好的方面說起。

首先是外觀,ROG 在這台機子上一改品牌傳統的外觀設計,選擇了低調路線。
我買的是所謂的 “鉑月白” 配色,不過這玩意並不白,更偏向銀色一點,畢竟鋁合金陽極氧化大概做不到噴漆出來的純白色效果。
A 面的燈條很酷,能選擇蠻多光效的,但是這東西我又看不到,遂關閉。

A1

ROG 的傳統大眼睛變成了銘牌,設計在了 A 面的角落,很精緻,很低調,據官方所說運用了噴砂 + CNC 鑽雕 + 陽極氧化。

A2

翻開筆記本,磨砂玻璃在 C 面有了兩處運用,一是電源鍵,二是觸控板。

C1

C2

這塊面積超大的觸控板用起來蠻舒服的,磨砂玻璃給手感和外觀加了大分。

鍵盤手感尚可,鍵盤燈亮度均勻,不過純白色的設計導致灰塵很明顯,
由鍵盤處吸入空氣散熱的設計也讓遊戲時的操作區域溫度不至於那麼離譜,有時候還能感覺到絲絲微風掠過手指,
不過這也導致了吸灰問題的存在,而且也有異物進入的可能性,
之前有一隻小蟲子從我筆記本鍵盤上方低空飛過,然後被吸入了 J 鍵的縫隙中,還好卡住了,沒再深入筆記本深處,
後面我去看了一眼拆機圖,在鍵盤下方有一張塑料薄膜,應該就是為了防止類似情況以及方便後續維護。

keyboard

捨棄了小鍵盤,換來左右兩個巨大揚聲器開孔,據說是 Windows 陣營的外放頂流?
聽感確實不錯,具體可以去看看雲視聽,按下不表。

240Hz OLED 屏幕,500nit 亮度,支持 G-Sync,觀感不錯,
兩年的屏幕險也能讓燒屏焦慮降低一點,不過這台自己似乎有屏幕保護的相關設定?
OLED 屏幕的纖細加上精心設計的轉軸,成功壓縮了這台機器的厚度。

扯完優點,說說缺點。
首先不知道為何,有時候這台機子會出現盒蓋後無法喚醒 & 喚醒後卡死的問題,
雖然重啟就沒啥問題,但有時候還是挺鬧心的,比如說渲染一半的時候盒蓋。

其次,風扇在高轉速時候的噪音有點離譜,
之前在其他人旁邊用這台機子進入高負荷場景的時候,突然被問了一句是不是下雨了,
往好的方面看,算是提供了舒適的雨聲白噪音吧。

最後是老生常談的液金散熱,我的評價:怕別用,用別怕。
日常需要養成平放使用以及帶走前先冷卻的使用習慣,
除了有點麻煩,沒啥能吐槽的,
出現偏移的情況就直接售後更換好了。

小米 14 Ultra#

大水桶#

我的上一部手機也是小米當時的旗艦,10 周年至尊紀念版,
換機的時候自然考慮也是同品牌旗艦,畢竟對系統比較了解,減少了學習成本,
以及家裡面也有不少小米的小家電,互聯體驗會好點。

這台機子沒啥好說的,對我來說還算可以,
唯一的槽點就是系統更新太少,
等一手 HyperOS2 吧,希望不要成為棄艦。

由於是影像旗艦,攝像頭位置的突出讓這台機子的握持感非常差勁,
頭重腳輕的重量分布更是握持災難,
我基本是避開 deco 部分進行握持,
沒辦法完全單手使用。

hand

放置在桌面上是傾斜的,基本告別音遊。

不過突出的攝像頭換來的是影像部分的提升,
支持 HDR 照片也讓觀感更加舒適,
隨便放張長焦樣張吧,
拍的很爛,輕噴。

sample

screen

四面等身微曲讓這台機子的正面觀感以及手感十分舒適,
進行小白條操作、側邊返回等操作時的手感很順滑。

image

小米的互聯在其他品牌的筆記本上的表現不錯,功能完全可用,
我平常使用最多的屏幕鏡像和剪切板互聯很順滑,沒有出現過問題。

iPhone 13 mini & AirPodsPro 2#

精緻的電子錢包 MP3 & TWS 頂流#

13mini

image

說實話,我是為了 AirPods 才買了 iPhone13Mini,
都說 AirPodsPro 的體驗感很好,出於好奇購入了一台 iPhone13Mini,美版無鎖星光白。
買完之後順手上了一輛日區 Apple + 的家庭車,體驗一下配套服務。

這台機子在我手上真的是比備用還備用的存在了,基本不怎麼亮屏,純純的 AirPods 附屬品。

先談談 AirPodsPro,
一段時間的體驗過後,實話實說,Apple 的互聯確實沒話說,
畢竟嵌入了系統,AirPodsPro 的許多操作的體驗感是強於不少手機廠 & 音頻廠的 TWS,
比如說讓 Siri 調整耳機的基礎設置,抑或是依賴於 UWB 的查找功能
這是其他 TWS 難以做到或者體驗不太好的一部分。

濾網和耳機套設計在一起這點好評,髒了換一個耳塞就行。

和我手上的另一個主動降噪 TWS,Sony 的 LinkBudsS 相比,某些功能的體驗感屬於是飛躍了
特別是對話感知功能,Apple 的邏輯明顯優於索尼,
AirPods 檢測到對話是打開通透並降低音樂音量,結束對話後自動恢復,
而 LinkBudsS 則是叮咚一聲暫停音樂,檢測到固定時間無對話後再叮咚一聲恢復播放,特別傻逼。

操作方面,相比於索尼的連點,AirPods 的滑動調節音量很舒服,
但是為什麼不能自定義按压切換上下曲呢?

降噪 & 通透方面我個人感覺 AirPodsPro 是優於 LinkBudsS 的,Apple 的算法還是有一套,
加上 Apple Music 提供的空間音頻,給我的初次聽感是相當震撼的,
AirPods+Apple Music 組合拳,Apple 的這套戰略確實挺不錯的,計算聲學的時代大抵真的要來了?
// 學マス的新曲開始上杜比了,Producer 狂喜!

再聊聊 13Mini,這台機子沒什麼好說的,
似乎是由於銷量問題,未來也很難再看到小屏的產品線了,
也是這個原因,目前的二手價格也是居高不下。

Mini,和現在的手機相比小的可愛,握持感很舒適,能單手操作。

hand

consider

久違的再用了用 iOS,上一次用還是 iOS7,iPhone4s,
目前我個人感知最強的就是 Siri 的邏輯,很多時候我更願意喊一聲 Siri 而不是小愛同學,
因為喊完 Siri 能直接接上句子,而小愛同學需要停頓一下再說出需求,很蛋疼。
iOS 確實很精緻,沒得噴,震動觸感的調教方面也是強於小米,
iMessage 很好用,功能很豐富有趣,可惜目前僅限蘋果可用,
ApplePay,公共交通很舒服,可惜國內並不怎麼推行 NFC 付款,
其他方面,由於沒有深入使用,暫且不評。

Nintendo Switch Lite#

2024 年了,究竟誰還在買 Switch?#

switchlite

都說任天堂是世界主宰,買台 Switch 看看。
999 元入手了一台青綠色的全新 Lite,這個顏色確實很好看,討喜。
原版 Switch 發售了 7 年,Lite 也發售了五年,機子本身沒什麼能說的。

這裡聊一聊我個人的購買方案,
由於我想玩動森,但我並不喜歡動森機子的塗裝,
於是我選擇購入了原版,再從閒魚用 249 收了一份限定機子自帶的動森數字版,
如果你不想玩動森並且並不在意機子的外觀,可以選擇購入動森限定機後出掉機子自帶的動森,
然後我首先註冊的是阿根廷賬號,激活後會的到數目可觀的金幣,在低價區能兌換一些佳作遊玩,
我換了 Hades、星露谷、空洞騎士、吸血鬼幸存者、雨中冒險 2,
之後賬號轉到日區,碰上折扣購買了 MHWR,上了會員家庭車之後購買了任虧券,兌換了塞爾達王淚以及寶可夢朱。

最後這台機子已經吃灰近兩個月,偶爾插電亮屏一下證明機子還活著。

小米智能家庭屏 6#

桌面擺件#

6

這個東西其實很早就買了,因為封面圖太空曠,就拿這個湊數一下,
目前不推薦購買,
我買來也就是想控制控制風扇台燈之類的東西,
本質就是個小愛音響加了塊屏幕,能觸屏控制家電的詳細設置,
但是控制方面的體驗並不好,可操控的選項沒有手機 APP 中的豐富。

官方近期給第三方 OTA 增加了校驗,沒法像以前一樣直接推送測試包來達到安裝第三方軟件的目的,
可玩性大大下降。

拿來當音箱音質也很一般,聽個響的水平,
過段時間換個 HomePodMini 好了。

HomePod Mini#

比上面那貨強多了#

image

受不了小愛同學奇怪的邏輯以及說出指令前的停頓,我選擇跑路到Siri陣營。  
有一說一,HomePod Mini屬於全方面吊打了上面那玩意,聲音不錯,低頻量足,甚至設置裡還給了一個減少低頻的選項。  
Siri的體驗無需多言,喊一聲Siri加上所需的指令就行,絲滑流暢,也不會出現多個設備搶答的情況。  

內置了溫濕度傳感器,不需要再花 19.9¥買一個小米的溫濕度傳感器。
對於有 UWB 芯片的設備,音頻流轉的體驗也是十分舒服的,一靠近音樂就飛過去了。
在 Windows 下,通過 Apple Music 能直接控制歌曲的播放,甚至還可以讓電腦揚聲器同步工作,達到多揚聲器的效果。

image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